产后的2小时产妇体内会发生啥变化
2020.07.28

人们都知道女人十月怀胎很辛苦,可只要女人熬过了分娩,孩子出生、母子平安那一刻,分娩对女人的折磨也就结束了。

可很少有人清楚,女人在产后2小时中,产妇的身体会出现五个阶段的变化。看完3D图后,相信孩子的爸爸们会更心疼宝妈。


产后的2小时产妇体内会发生啥变化


01.第一阶段,骤降的体重常常伴随不适感

很多产妇在分娩后的2小时内,身体最显眼的变化就是体重骤降,降幅甚至能达到11.3斤至18.5斤。

这部分重量主要是破出的羊水重量、胎儿本身体重重量、胎盘重量、出血量、出汗量、恶露量等总重量构成,有些产妇甚至会超出这个一般情况下的理论范围。

而骤减的体重除了带来最初孩子、羊水等排出体外的轻松感以外,随之也会伴随着身体上的种种不适。


02.第二个阶段,胎盘要么分娩要么被“生拽”出来

当产妇生完孩子后,其实此刻分娩任务其实还没有完成。宝妈还需要把体内的胎盘也一起分娩出来,不然很容易造成将来的感染、溃烂。不过有些宝妈因为在孩子分娩的过程中耗尽的体力,在见到孩子顺利生出来一刻,身心也彻底放松下来。可这一放松,却再也鼓不起气力靠自身力气将胎盘分娩出来了。

通常情况下,胎盘需要在30分钟内必须脱离体。

如果宝妈确实无法靠自身的宫缩力将胎盘分娩出来,医生一般会等待10分钟,理论上不会超过15分钟。这时医生会直接将手伸入宝妈的子宫当中,采用手剥胎盘,强行将胎盘从宝妈的体内“生拽”出来。

这个过程妇产科医生不会慢慢来,因为那只会给宝妈带来更大、更持久的痛苦。所以医生地这一拽,其实比宝妈生孩子本身还要疼,很多宝妈会忍不住惨叫出声后,要过好一会才能喘匀这口气。


03.第三个阶段,子宫收缩,持续的阵痛感

在产妇顺利分娩出包括胎儿、羊水、胎盘等这些“负重”后,子宫收缩肌开始发挥功效,子宫也会进入回缩阶段。要知道怀孕十月,子宫早已被宝宝撑大,想要回缩至怀孕前,往往需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左右才能从伊丽莎白瓜大小收缩回一个柴鸡蛋大小。

可产后2小时内的收缩往往收缩幅度比较大,伴随而来的阵痛感会更强。而随着宝妈坐月子时间过去,这种阵痛感强度也会慢慢减弱。但产后两小时,可以说是子宫收缩过程中较为难熬的两个小时。


04. 第四个阶段,五脏六腑开始复位

在产妇产后2个小时内,宝妈的五脏六腑也开始复位,这个过程是比较难受的。不是简单的疼痛,而是一种难言的“难受”。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到,怀有身孕中的宝妈,她的五脏六腑可谓是最大程度为宝宝“让位”。可在宝宝顺利分娩出去以后,五脏六腑也要各自逐步归位、搬回“老巢”。在这个过程中,会感到一些拉扯的不适,有些宝妈会伴随着疼痛、烦闷感。


05. 最后一个阶段,最危险的出血期

通常在产后2小时内,可谓是宝妈们要闯过的最后一脚“鬼门关”。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产后2小时内宝妈们会迎来产后出血的高危期。通常安全的出血量不会超过300ml。可一旦超过300ml达到500ml时,宝妈将有生命危险。一旦超出500ml危险线,意味着宝妈出现了产后大出血。这个概率有多少呢?

大致占女性分娩总人数的2%到3%左右,看似这个百分比似乎不高,可实际上产后大出血常常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可以说,产后两小时内,宝妈始终没有完全度过危险期。


看到这里,或许有不少宝爸们会惊出一身冷汗。当初见宝宝顺利出身、母子平安,在抱着宝宝欣喜若狂的时候,或许从未曾意识到宝妈其实还没有完全脱离危险期。其实从这五个阶段可以看出,女人生孩子更像是一步步闯过一道道的生死“鬼门关”,绝非男人想象的那样只需要忍受最初的疼痛,熬一熬也就过去了那般简单。

返回